榆政应急函〔2024〕134号
张小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榆林市“智慧矿山”建设的提案》(第44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非煤矿山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非煤矿山32座,其中,露天矿山28座,均为年产10万-12万吨小型露天采石企业;在建地下矿山4座,分别为石灰石、油页岩和耐火粘土开采企业。总体来说,我市非煤矿山规模整体较小,无金属矿山,无尾矿库。
二、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等七部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按照国务院,省、市安委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总体要求,结合我市非煤矿山实际,我们已制定发布了《榆林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对我市非煤矿山智慧化建设提出要求。通过三年治本攻坚,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矿山井下作业人员减少10%以上。
三、推动非煤矿山智慧化建设
一是推进矿山“四化”建设。计划2024年底前,我市正常生产、建设矿山和计划复工复产矿山编制矿山“四化”建设方案,开展“四化”建设改造。2025年底前,建成一批非煤矿山“四化”建设示范企业,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2026年底前,正常生产大中型矿山企业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部分实现智能化;正常生产小型矿山企业实现机械化、自动化,部分环节实现信息化、智能化。
二是严格把关安全准入。将非煤矿山“四化”建设纳入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当中,进一步推动新入矿山智慧化建设。
三是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对“五职”矿长专业学历提出要求,同时计划举办专题培训班,加强在职人员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加强对智慧矿山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四是提升在线监测辅助监管效能。升级完善非煤矿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拓展监测项目内容,扩大系统覆盖面。2024年底前,正常生产建设的地下矿山、边坡现状高度150米及以上正常生产建设的露天矿山安全感知数据实现“应联尽联”。2025年底前,所有正常生产建设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全部建成企业端在线监测系统。
最后,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局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榆林市应急管理局
2024年9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